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中国菜大赛水准高 “变中求变”变化万端

 

大纪元记者敖曼雄高雄报导)由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亚太区初赛,21日在高雄餐旅学院进行最后一天的比赛,总计两天的赛程非常圆满成功的落幕。

这次大赛共邀请五位国际级的中华美食专家,分别就粤菜、川菜、淮阳菜、鲁菜、东北菜等五大比赛项目评审。来自美国纽约的裁判长曲运强在总评时强调:这次大赛总体来说,水准非常高,有许多重量级的选手踊跃参赛,显示这次大赛受到餐饮厨技业界的重视与肯定。

裁判长曲运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的“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的宗旨,就是恢复正统中华美食文化。中国菜首重色香味的体现,尤其是对味的体现,更是重要。

这次参赛选手在刀工与火候都有很不错的表现,但是在底味方面普遍都差了些,这是因为对参赛菜系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特色、手法与技法,没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以致有喧宾夺主情形,实在很可惜。其实现代社会中,一般人对正统的淮阳菜、鲁菜、东北菜等,印象都很模糊,甚至于都已经失传了。

其实正统中国菜是很科学的健康美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是在各大菜系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再加上本土本地的特色,加以创新。是“变中求变”的变化万端,呈现出各地中华美食文化的特色,让人吃得美味又健康。而且,“食不厌精,食不厌细。”厨技爱好者在烹饪时,一定要很用心,才能够将菜肴的特色与生命力展现出来。


来宾品尝佳肴(摄影:罗瑞勋/大纪元)


来宾品尝佳肴(摄影:唐宾/大纪元)


“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亚太区初赛,21日圆满成功的落幕。裁判长曲运强总评时强调,这次大赛非常成功,水准非常高。(摄影:敖曼雄/大纪元)
 
裁判长:中国菜大赛水准高 厨技精进无止境



来宾品尝佳肴(摄影:唐宾/大纪元)


曲运强说,例如川菜,因为有其气候、人文的特点,对辣味才会有特殊的处理,要辣得有层次。“麻婆豆腐”有些人偏甜了,是因为不知道“要想甜,先放盐”的传统技法,所以不能够入底味。菜要能够入底味,是百味之王,而川菜的基本味型为麻、辣、甜、咸、酸、苦六种。

在六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调配变化为多种复合味型,在川菜烹饪过程中,如能运用味的主次、浓淡、多寡,调配变化,加之选料、切配和烹调得当,即可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各种美味佳肴。

再如东北菜,也有北方天寒地冻是指在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烹饪菜系,东北菜的特点用料广泛,火候足,滋味浓郁,以炖菜为主。

这次参赛选手中有一位做的“掌上明珠”,丸子烧得真好,但是可惜的是用鸭掌做陪衬的围了一圈,而且鸭掌的骨头都没有剃除,感觉很粗糙,底味也不够,相当可惜。这也是“食不厌精,食不厌细”的例子。


来宾争相拍照(摄影:罗瑞勋/大纪元)


来宾争相拍照(摄影:罗瑞勋/大纪元)


曲运强表示,总而言之这次大赛,参赛选手们表现都很好,不过因为中国菜厨技的提升与精进是永无止境的,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不断在厨技上自我要求,多参加比赛,多观摩学习。希望经过这次大赛,大家对正统中华美食文化,有了正确而深刻的体认。也祝福发榜入围的参赛选手,下次到美国纽约参加“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决赛时,能够有更为出色,更好的表现。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

五大菜系入围名单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發榜典禮入圍者合照

  【看中国记者台湾高雄报导】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第一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亚太区初赛于 9月21日在台湾高雄餐旅学院继续展开第二天的赛程,今天的比赛项目有粤菜、东北菜及淮扬菜,有各菜系的厨技高手参加。参与的观众可以透过现场的联机欣赏参赛者精湛的厨技,还可以逐一品尝参赛者们精心烹煮的美食佳肴,实在是大饱了眼福和口福。每当参赛者完成比赛走入会场时,现场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气氛十分热烈。晚间并公布了55位入围复赛的厨师名单。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參賽廚師林耿弘

今天的参赛者之一,目前任职于高雄国宾饭店的厨师林耿弘表示:这次的比赛着重技巧让他对恢复正统中华厨技有了期待,他说:「新一代要走正统路线,现代年轻人要重拾基本功,那种刀工、火候,不要把这些省略掉,才能学到真功夫。」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參賽廚師鍾芬蘭

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比赛的复兴航空公司空中厨房的厨师锺芬兰表示,这次比赛时间和现场的感觉,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同时透过这次的观摩,也学到了不同的技巧。过去她参加过的多半是「静态」的比赛,也较注重「型」,而且东西很浪费,为了切一个菱形、切丁等,食材的浪费蛮严重的,这次着重于「味」,所以也比较吸引一些厨师来参赛,一些食材还可以做其它的运用,呈现出来的菜其实也可以很漂亮。此外,这次比赛让她体会到以「敬」的心来做菜,她说:「用『尊敬』的心,用敬神、敬天一样的心去烹调菜,这是这一次比赛下来,我学习到比较多的地方。」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遠從日本來的參賽者伊賀稔

  远从日本来的参赛者伊贺稔,他出生在中国,父亲是日本人。现在在日本经营中华餐厅,他的参赛项目是东北菜,自选菜是锅包肉。他同时也是法轮大法的修炼者,他表示这次的大赛就是要回归正统的中华料理,他很认同这个理念,也藉此学习和交流,所以来参加比赛,他抱着「真、善、忍」的精神,希望能表现出自己最好的做菜水平。

来自印度的参赛厨师锺安霖于赛后表示,以他粤式料理的厨技在印度算是很优秀的,但是今天一参赛看到其它选手的表现,就知道自己还可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他很满意这次参赛的交流经验,收获丰富。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潮州菜師傅姚兆旋(左)

  今天有许多贵宾莅临大赛,除了为选手们加油打气外,更是对新唐人电视台本次举办的「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表达认同与支持,其中包括现年72岁的潮州菜师傅姚兆旋受邀来到比赛现场,对参赛厨师的用心给予肯定,也顺口赞赏几道作品,像是一道「蟠龙白玉烧」中,那一条用美乃滋挤出的龙,就颇获他的青睐,而「咸鱼蒸鸭」清淡不油腻的口感,也让他赞赏。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阿仕師林如仕

中国烹饪大师金牌奖的阿仕师林如仕表示,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实在非常有意义,让厨技界的厨师们有一个展现厨技的舞台,互相交流与学习,同时把中国菜推向全世界发扬光大,是非常了不起的盛事。明年他一定要参加,更要号召更多厨技界的厨师参加,让大赛一年比一年更加的盛大。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特地從台北趕過來品嚐美食的製琴師

  席间有一桌来宾对于菜色有相当不一样的品评,现居奥地利的小提琴家也是制琴师高忆玫小姐趁此回台时间,特地从台北赶来赴宴,喜欢各国美食的她还号召了四位同为艺术界的朋友,共同参与此一难得盛会,她说:「这次是一个很新鲜、很好的经验,这些菜超乎我的想象,比我想象中的变化空间还大。」她还用艺术来比拟料理,她说:「做菜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东西很多层面,所有的艺术都是合乎人所需要的,像饮食有一个爱心在里面,把物质提升精神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把食材做活了,用很多细腻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一点和其它艺术是共通的。」

 竞逐全世界中国菜金牌大厨头衔(组图)
連大師都讚賞的蟠龍

大赛的裁判长曲运强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参赛选手水平都非常的高,技术方面都很好。但是在加工上有些人比较粗糙,在底味方面有些不足,或是有喧宾夺主的情形,有些人则是对菜系的认识不足,比较可惜。

本次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亚太区初赛经过二天的激烈角逐,今天晚间在高雄市国宾大饭店国际厅举办盛大的「发榜宣布大赛入围名单」典礼。政商名流及餐饮业各界贵宾云集,包括:高雄县长杨秋兴、行政院南部服务中心执行长罗世雄、高雄市政府建设局长刘馨正、观光科麦科长、屏东县政府新闻处邱处长、高雄餐旅学院校长容继业、副校长潘江东、电影名导演郭南宏、全国厨师职业工会联合总工会理事长许耀楠、中华民国烹饪协会理事长徐旺火、寒轩国际大饭店行政总主厨梁铭祯、行政院劳委会职训局中式米食加工技术士暨监评委员与卜大食品公司董事长洪肇华、国际及中国烹饪特级大师金牌奖与台北市牛肉面交流发展协会副理事长林如仕、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餐旅管理学系教授何金城.........等。

「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亚太区初赛发榜入围名单,在108名参赛选手中共有55名入围,顺利通过亚太区初赛的考验,其姓名为:
一、粤菜:袁国忠、张永成、陈治豪、邱正昌、柯立元、陈明辉、杜孟家、张明汉、许志煌、陈金顺、吴银珍、陈彬枫、锺诗镇、萧安定、吴权儒、郑全宏、关燮富、黄赞奇。

二、川菜:陈秋香、曾良泉、蔡明谚、李鸿荣、赵裕荣、张原彰、张文彬、叶文吉、陈文栋、郭文贤、张京华、张清河、黄文炳。

三、鲁菜:昆明、邵黎明、陈幸隆、万家驹、何金城、李月珍、邱仕振、刘文得。

四、东北菜:伊贺稔、陈柳岑、钟芬兰

五、淮阳菜:李阿禄、王俊清、余介崇、杨吉成、林育峰、吕瑞义、覃孟雄、陈国强、古来文、林宏庆、许忠贤、曹明。

此次大赛主要是希望弘扬正统中华烹饪技艺,传承中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并挖掘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再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在各界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支持下圆满落幕,敬请期待10月18日在美国纽约的决赛。

2008年新唐人全球系列大赛

http://competitions.ntdtv.com/home/index.html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922/10431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