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同志加兄弟将第一个倒下

 

越南通胀 股市跌幅达60%

越共政府近日终于在汇率政策上撤守,越南盾兑美元6月11日贬值2%,部分避险基金经理人认为,新兴市场高通胀现象,已经导致当地投资风险明显升高。越南股市11日继续下跌,今年以来跌幅达到60%。 

  《华尔街日报》报道,根据美国银行研究,一年前24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当中,18个国家通货膨胀率处在政府设定的安全区间,现在这些国家通胀已经全面飙破安全区间。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越南。越南财政部长原本上周还表示越南盾不会贬值,不过面对黑市美元价格持续走高,越南政府11日宣布,越南盾兑美元汇率贬值2%,从16139贬值为16461兑一美元,为了压抑通胀气焰,越南央行同时宣布调升放款基准利率,从原本12%调升为14%。

  目前黑市美元汇率高达18000-18500越南盾,比新官方汇率足足高出15%。由于越南五月通货膨胀率达25.2%,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越南政府透过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胀的动作来的太迟,国际货币基金会已敦促越南政府尽快加息压抑通胀。

  外资过去几年大量投资越南等新兴市场,如今越南政府的货币紧缩政策,手上握有七十亿美元的避险基金LoevnerManagement经理人SimonHallett说,通胀走高已经让新兴市场投资风险大幅提高,尤其是当地固定收益商品,更是外资砍杀的标的。

  越南,俄罗斯、土耳其、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也都有二位数通胀,尽管上周俄罗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央行均调高基准利率,但投资人担心加息幅度仍不够,目前为止,大多数新兴市场所祭出的货币紧缩尚不足以抑制通胀气焰,许多国家诉诸价格管制,都只能短期治标的作法。

*****************

新亚洲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越南将第一个倒下

越南金融市场异常动荡,货币危机一触即发,而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似乎也要步其后尘,陷入高通胀、货币贬值、股市楼市暴跌的动荡之中,新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财经日报》指出,3月下旬,越南国家银行听从了“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之说,将越南盾与外币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然而事与愿违,越南盾由升值变为贬值,在两个月内快速贬值2.6%,在远期汇率预期的NDF市场下跌得更为猛烈,5月30日NDF汇率市场预期越南盾未来1个月将贬值7.6%,12个月贬值28%。与此同时,韩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也开始了货币贬值。

  在越南,股市危机已经发生并继续扩大,至5月30日,胡志明指数已比历史高点跌去65%,2008年以来已经下跌55%,它还是一场房地产危机,胡志明市的房价已经跌去一半,而商业银行等金融系统的危机难免接踵而至。

  现在已不能抱着侥幸的幻想——越南危机是一个偶然事件,不会传导到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新兴市场。危机根源是共性的,本币的连续大幅升值吸引大量热钱投机,股市、房地产等资产泡沫的大幅膨胀后破灭,石油、原材料、粮食价格暴涨推高了通货膨胀率,紧缩性货币政策极大地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现在,最后的总攻正在发起,美联储已表明拒绝再减息的态度,接下来,美元势必进入加息升值通道,这无异于向投机新兴市场国家的万亿美元热钱发出大撤退信号弹,倘若巨额热钱短期急速撤离新兴市场,中国也难以置身事外。

  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说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镜子”因为中国金融没有开放得以避祸的话,十年之后,随着金融不断开放,上述共性动荡之源中国大多身在其中,越南这面最近最新的“镜子”一定要引起最高级别的警惕。

  最值得反思和警惕的是应对危机时错配的越南货币政策。它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点燃了导火索:首先,“以浮动区间扩大促本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非常错误!结果立竿见影地促使本币贬值。其次,以本国银行系统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加息、巨额发行票据来抑制通货膨胀非常错误,造成本土金融系统资金链的极度紧张和货币恐慌。

  上述政策的最大错误在于热钱生病,本土金融和企业吃药。此轮全球新兴市场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量热钱投机哄抬物价;二是因美元贬值导致的石油、粮食等价格大涨。对于后者只能以预见性的黄金、石油、粮食等战略储备对冲,否则只能比谁更能“挨饿”;更重要的是,它的货币政策没有抓住主要对手——热钱,有效约束和打击热钱投机,反而通过货币政策紧缩大大挤压了国内银行和本土企业生存空间,客观上增添了热钱兴风作浪之威。

  从战略上讲,即使此轮新亚洲金融危机最后冲击中国,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因为目前人民币升值仍未达到热钱满意程度,股市和楼市泡沫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中国“世界工厂”的产业集群能力无人能及,中国人的忍耐力和应变力很高,国家的紧急动员行动力很强,一定能挺到这场消耗战的最后。如果在一轮全球新兴市场危机后,当别国竞争者被市场驱逐,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反而能够更巩固,买石油和铜也会便宜得多。

  况且中国的货币主导权仍然在握——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港股直通车”被停掉了;央行仍拥有一次性重估货币的权力。股指期货没有推,热钱无法借力打力做空中国。最为关键的是,如果热钱大撤退,央行像次贷危机中的美联储和伯南克那样,镇定果断地释放流动性——把过去紧缩的存款准备金和央票等放出来,向市场和金融机构提供无限量的流动性,就足以和热钱打一场势均力敌的消耗战。

  唯一能致中国货币决战惨败的是,如果重蹈越南覆辙,中国货币政策同样继续错配——在热钱已经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做空人民币的情况下,仍然加速人民币升值;在国内商业银行和本土企业资金链已经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反而更加紧缩货币,让本土金融和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产休克;如果在热钱已经准备大规模撤离的情况下,反而加大力度推进资本“严进宽出”的政策,那将正中热钱下怀。

  需要郑重警示的是,现在这种僵化而固执的货币思维仍大有市场。如果在越南货币危机近在眼前的警告下,这种货币政策错配仍然发生,那将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最大遗憾。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实行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
  • 7月9日,马来西亚股市指数下跌至18个月来最低点。
  • 8月13日,印尼宣布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印尼盾大幅下跌55%。
  • 9月1日,菲律宾股市创四年最低。
  • 9月4日,韩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990年来最低点。
  • 10月28日,这是当年世界股市最黑暗的一天,美国、香港股市均跌破历史记录,恒生指数跌破10000点。
  • 10月31日,印尼宣布关闭16家商业银行,对其它银行的存款实行有限担保。

******************************

越南三次经济危机:

第一次是1985年9月14日,越南盾贬值危机,贬值后,1美元可兑换的越南盾由原来的200盾增加到3700盾,此后一年,越南通胀率持续走高;第二次是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这场风暴席卷了整个亚洲,越南同样遭受货币贬值和高通胀的沉重打击;第三次危机缘于2007年以来越南盾连续贬值,越南央行先后三次提高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浮动幅度,情况却不见好转。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612/9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