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政策当局的选择题:跌股票?还是跌房价?

 近两个星期股票市场可谓人心惶惶(今天已经跌破5000点),原来聚集起来的人气和新股民钢铁一般的信念──股票只涨不跌,大约如北冰洋的冰山遇到了来自亚洲GDP的撞击,开始崩塌,那些坚实的陆地正在变成逃生的浮冰。楼市也是真实和虚假的坏消息广泛流布。比如深圳的房价要跌40%;广州的房价已经在通过各种优惠暗降;上海的房价虽然没有降,但是成交萎缩,下降只是时间问题。应该说这些都是政策当局希望看到的局面──政策调控在经历长期失灵和无数人的诟病之后终于有了效果。但是,对此“盛况”,政策当局估计暂时还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政策当局怕市场硬着陆,从而引发危机。根据目前情况,股票市场再跌几天,估计就会出现恐慌,指数大幅跳水,直逼4500,甚至4000点。股民,主要是差不多几千万股民──我们这个社会中唯一能够组织起来的“利益集团”,就会向政策当局要挟,加上那些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视。这是股票下跌就不是一个金融问题,或者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甚至政治问题。政府一旦救市股票指数必然大幅上涨,在市场一片欢腾之中,政策当局则一人向寓,而年内9次调整准备金和5次上调利息换来的一点点政策效果也丧失殆尽。


    如果同时楼市也开始下跌,问题就会更加具有戏剧性。因为楼市的定价不是市场行为,这一点和股市不一样。楼市是由垄断者定价,即由房地产商定价,需求者──买房人,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不参与定价,这时,需求在可承受的极限内没有弹性。一旦超过极限,哪怕一点点,投资者的需求弹性立刻无限大,此刻,需求突然为零。这时,垄断者降价,但是,需求者却观望(买房者行为在下降和上涨中遵循不同的行为理性)。价格越跌,消费者越是观望。房地产商在贷款期限逼近的情况下出现恐慌性杀价,这个时候,极有可能引发楼市的雪崩。因为,房地产商的资金来自银行,无法和需求者的耐性能较劲。楼市雪崩,政策当局回天无力,只能眼看着连环危机来临。


    由此可见,政策当局虽然盼望市场下降,但是非常担心市场暴跌。过去有一种说法,股市和楼市是跷跷板──此起彼伏,但是后来形成了双双上涨的格局。现在政策当局最希望的是:股票市场在4500点左右稳住,并围绕这个点为作箱状整理,同时,楼市不要涨,也不要跌──因为如前所示,楼市是垄断者定价,只要一跌,必然是雪崩,不可能软着陆。如果一定要让政策当局在必有一跌中作选择题,估计他们非常希望股市和楼市重回跷跷板,也就是宁愿股市下跌而楼市上涨,而不愿楼市下跌而股市上涨。


    因为,股市下跌是市场行为,要挟者再强硬,但是认赌服输这一条在道理上讲得过去,政策当局起码不输理,股民声音再大,但是理亏;而楼市雪崩,银行体系一定发生危机(按揭者和房地产上双双破产所致),一场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让股民们为自己的贪婪负责,不要让银行的贪婪危及经济和社会中的无辜者。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天涯社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1124/6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