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贡丸的由来



明末清初时,在福州沿海的一个小村庄,出了一名聪明乖巧又孝顺的孩子,名叫孟波。他早年丧父,母亲因伤心过度而双目失明,家境十分贫穷。为了维持家计,孟波每天都得一大早就上山放牛、砍柴,辛勤工作。因为他的刻苦、上进,后来便在京城谋得一职,家境因而获得改善。

孟波的母亲年事已高,好吃猪肉而又苦于齿牙松动,不易咬食。孝顺的孟波屡思对策,希望让母亲能够轻易享受美味的猪肉。不断苦思的结果,有一天终于让他灵机一动,想到捣糯米的方法或可用于料理猪肉。于是他尝试像捣糯米般的将猪肉捣为肉浆,再捏成丸状。煮熟之后盛给母亲食用,果然松软易食,让他年迈的母亲大快朵颐。

孟波的孝行和制作肉丸的方法,很快的在京城传了开来,大家争相仿效,并辗转相传。这种肉丸的作法也由福建传到了台湾,并在新竹发扬光大,成为地方特产。

新竹的扛丸,在日据时期,因在一场厨师比赛中,获得大会裁判一致推荐为美食而名闻全台。当时制作扛丸是以手工捶打肉浆,产量极低,每天仅能生产三十台斤。后来逐渐演进为以动力机器打浆,每批次可打二、三十台斤的肉,每天产量达五百台斤。

新竹贡丸的材料必须用刚宰杀不久的“温体猪肉﹞”制作,也就是所谓的“活肉”利用活肉新鲜纤维的弹性所做出来的才是真正好吃贡丸。

【贡丸汤】
材料:瘦肉、肥肉、鸡蛋、姜。
做法:
●首先将瘦肉切开,将1/2大匙的盐,平均洒在猪肉上,然后用捶肉器,把猪肉捶烂。全部捶完之后,把肉泥放到一旁备用。接着把肥肉切成小块,再把它剁成肉泥,与刚刚的瘦肉放在一起。

●把姜切片以后,用刀背拍碎,放到小碗里,倒两大匙的米酒,浸泡姜片,稍微拌一下,就变成姜酒了,取一大匙姜酒,放到肉泥的碗里,再加1/2小匙的胡椒粉、1小匙的盐,把蛋白加进去,不要蛋黄,再加1大匙的太白粉,然后用手把这些材料揉成泥状。

●揉完以后,把肉泥用力甩到碗里,这样来回的甩,可以使肉泥产生黏力,这样与用木棒捶击的效果是一样的。利用拇指与食指所形成的圆圈,巧妙的将肉泥挤成球形,用汤匙挖起来,放到已经煮开的热水里,煮到贡丸浮起来,变成白色状,贡丸就煮熟了。

●再加入1小匙的盐、1/2大匙的米酒,可以增加汤的味道。把汤倒到大碗里,再加入1/2小匙的胡椒粉、一些香油,使汤的味道更芳香,再切一些香菜,放到汤里,这样贡丸汤就完成了。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1010/5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