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方觉:中共政治的特殊夏天

五年一次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的那个夏天通常暗流涌动。今年夏天也不例外。

六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共领导层的全体成员以及各个省和部的主要负责人,到中央党校并发表了一个讲话。如果说这个讲话有什么“重要性”,那就是提前宣布:今年秋天的中共“十七大”不会上演任何政治改革节目。

民意对“团派”投了否决票

这是第四代领导人的一贯政治立场。这一代领导人原定的十年任期已经过去将近一半。国内和国外一切期待胡锦涛一代启动政治改革的人们,现在可以放弃奢望了。

继续拒绝政治改革,“十七大”还有什么事要做呢?

“十七大”的真正主题是在中共内部的派系之间瓜分权力。

胡总书记早就开始悄悄筹备“十七大”了。他悄悄筹备的重点是:尽可能快地安排尽可能多的“团派”占据省委书记、省长、部长这类要职。然而,最近民意对“团派”投了否决票: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失察失职导致的“黑砖窑”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凸现了“团派”的恶劣治理和不负责任;而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领导镇压反对“计划生育迫害”的民众,暴露了“团派”的反人道面目;重庆市委书记汪洋主持平定接连发生的对暴政的大规模反抗,显示出“团派”同样倾向于动用 “无产阶级专政手段”;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积极推行民族压迫,招致了境内外越来越多的藏人的抗议,就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藏人对另一个“团派” --当时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的高压政策的抗议。今后还会出现更多的对“团派”的民意否决。这些民意否决的政治含义是重要的:“团派”胜任不了治国。

六月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常务副总理黄菊的去世,进一步削弱了“上海帮”。“团派”正相反。它在急剧膨胀。

就中共现有的各个派系而言,胡锦涛的“团派”有可能是最差的。“团派”的主要特色是:政治保守,平庸无能。

以“党指挥枪”强化个人权力

中共的帮派政治的最大害处是阻碍政治改革:高级公职不经民选产生,由帮派私相授受。所以,现在不仅需要反对日薄西山的“上海帮”的结党营私,更需要反对如日中天的“团派”的假公济私。

胡锦涛没有政治改革的丝毫愿望,却有巩固个人权力的隐蔽欲念。展现“党指挥枪”的风采是他试图强化个人权力的一种手法。

近来,大军区的许多领导人陆续更换。七月上旬,胡锦涛又特意举行了晋升上将军衔的隆重仪式。这是不是表明胡总书记牢固地控制着军队呢?其实,无军旅资历、无高级将领人脉的胡锦涛,只能靠不断重复“党指挥枪”的套话,勉强维系自己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地位。

七月五日和七月六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和日本防卫省先后公布了国防报告和防卫白皮书。澳大利亚的国防报告指出:中国军力的迅速发展有可能威胁亚太地区的稳定,并导致美中关系趋于紧张。日本的白皮书则认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目标已经超越应对台湾海峡问题。这两个国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盟国。美国国防部五月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比澳大利亚和日本更早地表达了对中国军队极度不透明地迅猛提升军事能力的担忧。这种担忧正在成为自由世界的共识。

国际挫折与外交尴尬

中共赖以生存、赖以炫耀、赖以扩张的凶猛经济势头,在这个夏天遭遇了一系列国际挫折:中国的有害的药品和有毒的牙膏已经引起其它国家人民的愤怒;中国的含铅的玩具已经使外国消费者望而却步;中国的不安全的轮胎已经被美国的经销商宣布退回;中国的受到污染的几种水产品已经由美国海关扣留。美国和欧盟都在强烈要求中国大幅度提升人民币汇率,都在强烈敦促大幅度减少对华贸易钜额逆差。这些国际挫折不仅具有经济含义,而且具有政治含义:一旦中国的由出口导向带动的高速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中国的表面繁荣就可能滑落,中国的军费来源就可能紧缩,中国维持共产党政权的财力就可能减少,中共面临的经济矛盾、社会矛盾、政治矛盾就可能加深。

中共在最近的外交天地里也颇多尴尬。它帮助北朝鲜导演的“核讹诈”处于难以收场的境地:是执行二月十三日的协议放弃核武器项目,还是再次欺骗国际社会继续核武器开发?它顽固支持苏丹的种族灭绝政权,不但招致了民主国家政府的批评,而且引起了世界人民的谴责。美国和俄罗斯就导弹防御问题的最高层协商,使中国这个最主要的扩散导弹技术者无地自容。

中国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征兆

中国的专制在腐烂,中国的治理在恶化,中国的内部冲突在增长,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暗淡。甚至中共自己都找不出合格的“接班人”,都拼凑不出像样的“各级领导班子”。这是未来中国发生重大变化的征兆。

如果中共“十七大”不启动民主改革,而是致力于安排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劣质人物把持政权,局面只能更加恶化。

由于反对民主改革,全面腐败,民众抗争持续产生,中共已经不可能有“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了。

转自《动向》2007年7月号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724/48532.html